在输送机拐弯处,滚筒角度的合理布置直接影响输送带的运行顺滑度和物料传输稳定性。以下是专业角度的设计建议和实操技巧:
---
### **一、滚筒角度设计原则**
#### 1. **基础角度范围**
- **推荐倾斜角**:拐弯处滚筒轴线与直线段输送带夹角 **1°~3°**(视转弯半径而定)。
- **小半径弯道**(R<500mm):角度取上限(接近3°)。
- **大半径弯道**(R>1000mm):角度可略低于1.5°。
#### 2. **角度计算公式**
```text
tanθ = (L? - L?) / D
```
- `θ`:滚筒倾斜角
- `L?`:弯道外侧滚筒中心距
- `L?`:弯道内侧滚筒中心距
- `D`:相邻滚筒间距(mm)
---
### **二、滚筒排列方式优化**
#### 1. **锥形滚筒过渡**
- 在弯道入口和出口处使用 **锥形滚筒**(直径从大到小渐变),半径过渡比推荐 **1:3~1:5**,减少输送带应力集中。
- *示例*:入口滚筒直径Φ100mm → 中间滚筒Φ80mm → 出口滚筒Φ100mm。
#### 2. **分段式角度调整**
- 将弯道分为 **2~3段**,每段角度逐步变化(如每段1°),避免突然倾斜导致输送带褶皱。
#### 3. **导向滚筒强化**
- 安装 **侧边导向滚筒** 或 **可调式V型辊**,限制输送带横向偏移(如图1所示)。

---
### **三、关键影响因素**
| 因素 | 影响及解决方案 |
|---------------------|---------------------------------------|
| **转弯半径** | 半径越小,所需角度越大(R≥500mm为佳)。 |
| **输送带材质** | 柔性材质(如聚氨酯)可适当增大倾斜角。 |
| **物料特性** | 易滚动物料(如瓶盖)需减小倾斜角并加挡板。|
| **运行速度** | 高速(>1m/s)时需增加侧向支撑滚筒。 |
---
### **四、低成本调整方案**
1. **临时改造**
- 使用楔形垫片调整滚筒支架高度,微调倾斜角度(每次调整≤0.5°)。
2. **替代材料**
- 更换弯道处滚筒为 **包胶滚筒**,增大摩擦力并减少滑动。
3. **增加缓冲装置**
- 在弯道内侧安装 **橡胶缓冲条**,吸收冲击力(尤其适用于重物转弯)。
---
### **五、调试与测试方法**
1. **空载测试**
- 以低速(0.3~0.5m/s)运行,观察输送带是否跑偏、是否有异常响声。
2. **负载验证**
- 逐步增加负载至额定值,检查物料是否滑动或堆积。
3. **张力校准**
- 张紧轮位置需保证弯道处输送带张力均匀(可通过张力计测量)。
---
### **六、注意事项**
- 避免滚筒角度超过 **5°**,否则可能导致输送带撕裂或物料翻滚。
- 弯道处应设置 **急停开关** 或 **光电传感器**,防止卡料引发事故。
- 定期清理弯道积尘,避免异物加速滚筒磨损。
通过科学设计滚筒角度和优化排列方式,可实现拐弯处输送的平稳顺滑,同时降低设备故障率!